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最新录用栏目展示本刊经同行评议确定正式录用的文章,这些文章目前处在编校过程,尚未确定卷期及页码,但可以根据DOI进行引用。
海南岛农用地土壤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评价
钟王月, 邹伟, 徐诗琴, 林积泉
当前状态:
摘要(0) HTML全文(0)
摘要:
为了探究海南岛农用地土壤的环境质量和重金属污染情况,采集全岛133个农用地表层土壤样品,运用地累积指数法以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海南岛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和生态危害程度进行评估,结果显示:(1)海南岛农用地土壤中8种重金属Cd、Cr、Zn、Pb、Cu、Ni、Hg、As的地累积指数处于清洁水平的点位占比为83.46%;点位处于轻度污染的点位占7.52%,其中主要为Cd、Cr和Cu污染;4.51%的点位处于偏中度污染,其中Ni的污染占比最大。(2)海南岛农用地土壤受到重金属危害程度较低,研究区整体潜在生态风险等级为低风险。Cd为主要潜在危害元素,中等风险点位和重度风险点位为21.80%和3.76%,所占比重最大。说明部分点位地区农用地土壤Cd元素富集。结论:海南岛的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但有少部分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属中等生态风险,主要分布区域在定安县南部、澄迈县北部以及昌江县和东方市交界处。
基于残差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勺嘴鹬动作识别
杨雪珂, 蒙金超, 冯悦恒, 林婷婷, 王兆君, 刘辉
当前状态:
摘要(54) HTML全文(29)
摘要:
为开启海南热带地区鸻鹬类涉禽的动作识别以及其他野生鸟类行为学自动识别的研究,建立了基于野外采集影像的勺嘴鹬(Eurynorhynchus pygmeus)动作图像数据集。该数据集由表达勺嘴鹬主要行为模式的9种动作标签组成;同时利用ResNet50、ResNet101和ResNet152共3种残差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尝试对勺嘴鹬的动作进行自动识别。结果表明,ResNet50、ResNet101、ResNet152测试集准确率分别为96.90%、 96.94%和96.90%,说明3种模型都能对勺嘴鹬图像进行快速准确的动作识别。
手性茚虫威对家蚕的急性毒性效应
赵文宇, 张洁, 郑世祥, 汪心雨, 苏小婷, 范咏梅
当前状态:
摘要(12) HTML全文(2)
摘要:
为了评价茚虫威原药及其2种手性异构体对家蚕的毒性效应,以家蚕(Bombyx mori)为生物模型,使用喷雾法测定茚虫威原药和其异构体诱导家蚕体内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茚虫威原药、(+)-S-茚虫威和(-)-R-茚虫威对家蚕的96 hLC50分别为0.379、0.041和0.113 mg ·kg−1,(+)-S-茚虫威和(-)-R-茚虫威的毒性等级均为剧毒。(+)-R-茚虫威的LC50是(-)-S-茚虫威的2.75倍,茚虫威的2种手性对映体对家蚕的毒性具有对映选择性。茚虫威的共毒系数为12.868,(+)-S-茚虫威和(-)-R-茚虫威之间为拮抗作用。茚虫威诱导家蚕产生氧化应激反应,SOD活性和CAT活性在茚虫威原药处理组中和对照相比均显著上升,其中SOD活性在(+)-S-茚虫威和(-)-R-茚虫威处理组中的0.730、1.460和2.920 mg ·kg−1显著上升,CAT活性在(+)-S-茚虫威和(-)-R-茚虫威处理组中除0.183 mg ·kg−1外均显著上升。POD活性在茚虫威原药、(+)-S-茚虫威和(-)-R-茚虫威3个处理组中均下降。茚虫威原药对SOD、CAT和POD的作用效果低于(+)-S-茚虫威和(-)-R-茚虫威的单独作用之和,(+)-S-茚虫威和(-)-R-茚虫威混合使用对家蚕氧化应激的诱导具有拮抗作用。在田间使用茚虫威时,必须远离桑园,以免对家蚕造成危害。
不同氮源处理对4个木薯品种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赵金铃, 潘晋龙, 吴宇垚, 韩昊祥, 张怀方, 陈新, 曾长英
当前状态:
摘要(3) HTML全文(0)
摘要:
为了探究不同形态的氮源对不同品种木薯(Manihot esculenta)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差异性,以‘CH16’、‘SC16’、‘SC205’和‘17Q’等4个木薯品种作为试验材料,设置了-N、NO3、NH4+三种不同氮源,围绕4个木薯品种的生长状况、氮含量、根系形态、氮积累量、氮素利用效率等特征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在NaNO3(3 mmol·L−1),NH4Cl(3 mmol·L−1)处理下,‘SC205’、‘17Q’对铵态氮的氮素利用效率相对较高,属于喜铵品种,‘SC16’和‘CH16’对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利用效率和喜好性无差异;在无氮条件下,‘17Q’和‘SC16’耐低氮胁迫能力相对较强,是氮高效品种,而‘SC205’和‘CH16’耐低氮胁迫能力相对较弱,是氮低效品种,其中,‘CH16’的耐低氮能力最弱。
细菌感染诱发细胞自噬的研究进展
邓亦宁, 张云科, 焦晓宇, 彭辰, 吴文学
当前状态:
摘要(56) HTML全文(37)
摘要:
细菌感染与细胞自噬是细胞内细菌清除与增殖之间的博弈:细胞借助自噬系统识别、清除胞内细菌;细菌进化出不同的逃逸机制,抑制、利用细胞自噬,促进自身增殖。针对细菌感染与细胞自噬之间的复杂关系,对细菌激活细胞自噬途径、自噬反应通路、细菌与自噬的相互作用以及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自噬调节进行了总结,综述了现阶段病原体自噬及细菌逃逸、利用细胞自噬的研究进展。
盐胁迫下冰菜盐囊泡细胞的比较代谢组学分析
朱昆宇, 潘成才, 吉怡颖, 王宇, 周扬, 江行玉
当前状态:
摘要(17) HTML全文(13)
摘要:
为了研究盐胁迫下冰菜(Mesembryanthemum crystallinum)盐囊泡中代谢物的变化,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技术对对照以及盐处理下冰菜的盐囊泡中的代谢物进行了鉴定及分析,共在冰菜盐囊泡中确定了356个已知代谢物。对差异代谢物的筛选结果表明,有37种代谢物的含量在盐处理后的盐囊泡中发生了显著变化。基于KEGG数据库对差异代谢物进行的代谢通路富集分析表明,KEGG中定义的植物激素信号传导、玉米素生物合成及嘌呤代谢等6条生化途径存在显著扰动。以上结果显示,盐处理能造成冰菜盐囊泡中的代谢物发生显著变化。
补充投喂卤虫无节幼体对黑神仙鱼稚鱼的存活及生长的影响
李曦, 吝思琪, 李娇妮, VASQUEZHerbert Ely, 王爱民, 郑兴, 顾志峰
当前状态: doi:10.15886/j.cnki.rdswxb.2022.05.001
摘要(310) HTML全文(173)
摘要:
为探讨添加生物饵料卤虫无节幼体对黑神仙鱼稚鱼的养殖效果,开展了为期26 d的养殖实验。以人工配合颗粒饲料组投喂为对照组(A),人工配合颗粒饲料补充卤虫无节幼体投喂为实验组(MA)开展生长研究。结果表明:补充投喂卤虫无节幼体可显著提高黑神仙鱼稚鱼存活率,并一定程度提高特定生长率。MA组和A组存活率分别为(95.53±3.21) %、(82.50±4.32) %;特定生长率分别为(8.50±1.47 )%·d-1、(6.92±1.06 )%·d-1。补充投喂卤虫无节幼体一定程度上可促进其质量性状、形态性状的生长,提高体长增长量、肥满度和鱼群体长均质度、体质量均质度。养殖结束后黑神仙鱼稚鱼体长、体高、腹鳍长、背鳍高和尾鳍长分别为25 、12 、22、10 和5 mm;体长增长量、肥满度分别为12 mm和3 %;鱼群体长均质度、体质量均质度分别为92%和90%。使用卤虫无节幼体配合人工配合颗粒饲料进行补充投喂对黑神仙鱼稚鱼中间培育阶段的生长具有一定积极作用,可作为优化黑神仙鱼稚鱼养殖技术及管理措施的方法之一。
2种氮素的分根处理对木薯幼苗生长发育和氮效率的影响
戴云鹏, 潘晋龙, 吴宇垚, 韩昊祥, 张怀方, 陈新, 曾长英
当前状态:
摘要(19) HTML全文(6)
摘要:
为了解氮源分根处理对木薯(Manihot esculenta)氮利用的影响,通过土培盆栽试验,以单侧加氮(-N /+N)与两侧加氮(+N/+N)的方式对2个木薯品种(‘华南16号’和‘华南205号’)根系进行分根处理,1个月后,比较“华南16号”和“华南205号”在不同氮源(NO3-、NH4+)下农艺性状(生物量、株高、根长等)及氮生理指标(氮含量、氮积累量、氮生理利用率)的差异。结果表明:总施氮量减少1/2(-N /+N),并不会影响冠根比及全株干物质的积累,反而会促进木薯株高的增长,同时地上部氮累积量、地下部截留氮的能力及根的氮利用效率显著增加。-N/NH4+处理后,有氮侧的根系发育受到抑制;与之相比,-N/NO3-分根处理后,有氮一侧的根形态更好,同时还提升植株地上部氮积累量、根系氮利用效率。在同氮源异质分根条件下,‘华南205号’的株高、地上和地下部生物量、氮积累量、根形态均优于‘华南16号’;-N/NO3-分根处理后,‘华南205号’地上部和地下部氮利用效率高于‘华南16号’,而在-N/NH4+分根处理后‘华南16号’的氮利用效率更高。本研究结果显示,2种氮形态的减氮分根处理均能提高2个木薯品种的氮利用效率,硝态氮异质分根处理更有利于苗期‘华南16号’、‘华南205号’的生长,后者的氮效率更高生长更旺盛。
利用TLC硅胶板上的颜色反应鉴别儿茶酚及其保护类型
孟明民, 徐鹏舒, 李如雯, 胡碧煌, 刘中强
当前状态:
摘要(23) HTML全文(8)
摘要:
为了探索一种简便的鉴别儿茶酚及其保护基类型的方法,比较了苯酚与儿茶酚在水溶液里的颜色反应及其在可见光区域的吸收谱,测试了30余种酚类物质与FeCl3在TLC硅胶板上的颜色反应,对比了4种氯化物与酚类物质在硅胶板上的显色效果,建立了酚类浓度梯度与样品点显色深浅的关系,最后研究了缩丙酮保护在稀FeCl3乙醇溶液中分解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在TLC硅胶板上,络合能力弱的酚类与FeCl3不发生显色反应,儿茶酚等具有强螯合能力的酚类可以发生颜色反应,儿茶酚样品点显示的青(蓝)黑色来自于其与Fe(III)形成的一配位和二配位络合物,与三配位络合物无关。由于作为路易斯酸的FeCl3具有选择性脱保护的特性,不同类型保护基保护的儿茶酚显色现象不同:对弱酸不稳定的,在室温缓慢显色;对强酸不稳定的,室温不显色在110℃烤板5 min后显色;对强酸稳定的,2种条件下都不显色。在4种金属氯化物中,FeCl3是最佳的检测试剂,酚类检测浓度最合适的范围为10~50 mmol·L−1
中国热带-温带地区森林群落种序-多度的纬度梯度变化分析
刘玥, 杨欣, 贾珺婷, 张志明, 林露湘, 谭正洪
当前状态:
摘要(50) HTML全文(18)
摘要:
为了深入了解森林群落物种多度分布格局在纬度梯度上的分布特征,以位于 21~42°N 纬度范围内的4个具有代表性的森林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纯统计、中性理论和生态位理论三类物种多度分布模型进行拟合优度检验,结合群落多样性的变化特征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在此纬度梯度上,各森林群落中α多样性均随纬度升高逐渐减小;在种多度模型拟合方面并未显示出纬度梯度上的差异,结果均为中性理论模型中的复合群落零和多项式模型的拟合效果最优;随纬度上升,群落中常见种和稀有种物种数均逐渐减少,稀有种种多度分布拟合结果与整体群落种多度分布最优模型一致,而常见种种多度分布拟合结果则显示出生态位理论模型中的断棍模型效果更优。热带雨林群落中的稀有种比例较高,当受到干扰时更容易造成物种的丧失,从而具有更高的保护价值。
基于WRF模式的南海海温梯度对强对流作用数值试验研究
杨薇, 李勋, 石娟
当前状态:
摘要(24) HTML全文(16)
摘要:
为了研究海洋中海温梯度与强对流的关系,利用WRF模式模拟了2010年8月14日发生在南海东北部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通过一组控制试验与敏感性试验,对比分析了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过程中水汽输送、风场变化和地表热通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海洋中的高海温梯度区可通过改变局地热力条件而影响中低层风场,引起辐合辐散,并增强该区水汽输送,使得大量潜热释放,为强对流的发展提供能量。降水区域与高海温中心以及强海温梯度区对应,高(低)海温梯度区可引起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发生变化从而加强(抑制)降水。
低氧胁迫条件下HIF-1α对凡纳滨对虾血淋巴免疫性能的影响
薛艺佳, 白雪, 付应, 周海龙
当前状态:
摘要(29) HTML全文(6)
摘要:
为了探究低氧水平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对凡纳滨对虾( Litopenaeus vannamei)血淋巴免疫性能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凡纳滨对虾体内注射dsRNA,干扰HIF-1α基因的表达,同时对凡纳滨对虾进行低氧胁迫(2.0 mg·L-1);并测定其血细胞数、血蓝蛋白含量、基因表达和酶活等免疫指标。结果表明,RNA干扰组HIF-1α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下降了80.1%。干扰组在低氧条件下血细胞数较对照组有显著降低;此外干扰组血蓝蛋白的浓度较对照组有显著升高。低氧条件下干扰组的造血激素基因(AST)、血细胞稳态相关蛋白基因(HHAP)在血细胞中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有显著的升高,而铁蛋白基因(FT)在血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低氧条件下RNA干扰组血清中ACP、AKP和PO三种酶活力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以上结果表明,凡纳滨对虾的HIF-1α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免疫功能的调控。
草食作用对泰来草地上地下资源分配的影响
贾碧莹, 刘思雨, 赵杨赫, 毛伟
当前状态:
摘要(37) HTML全文(15)
摘要:
为了研究海草床生态系统内中小型草食动物对泰来草地上地下资源分配的影响,以海南优势海草泰来草(Thalassia hemprichii)为研究对象,通过原位搭建隔离笼与放置化学驱逐剂(西维因)模拟排除不同消费者对海草的取食作用。结果表明:泰来草的根冠比随时间表现出升高的趋势,不同处理之间的根冠比差异不显著。消费者的采食会降低泰来草的生物量;排除两类消费者处理(MF)的泰来草地上生物量高于不排除消费者的空白对照处理(CK);草食作用会增加泰来草地上部分的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分配比以维持其正常生长,但对全磷含量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总体而言,草食作用增加了泰来草根冠比,调控了地上地下部分的生物量、有机碳、全氮、全磷的分配,用于提高对资源的吸收和同化速率,躲避消费者的采食,维持种群延续。
FtsZ靶向多肽抑制剂的分子对接、分子动力学分析及抗菌活性评价
刘良旺, 臧彧伟, 冉方芳, 闵义, 王大勇
当前状态:
摘要(25) HTML全文(12)
摘要:
为了得到靶向FtsZ的潜在肽类抑制剂和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究,采用分子对接方法筛选靶向金黄色葡萄球菌FtsZ蛋白的肽类化合物配体,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分析筛选到的配体与FtsZ蛋白结合状态的动态变化,计算配体重原子位置均方根偏差(RMSD)和相互作用能(Interaction energy)。在分子动力学分析基础上,分析以上短肽配体的抗菌活性,测定其对G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E101、PE101、PE102、PE103和PE104五个多肽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且该作用与FtsZ蛋白的GTPase活性无关。
双条拂粉蚧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的比较和优化
王宇航, 孟秀利, 黄山春, 林兆威, 宋薇薇, LIZengping, 唐庆华, 覃伟权
当前状态:
摘要(15) HTML全文(10)
摘要:
为了提高双条拂粉蚧(Ferrisia virgataCockerell)昆虫基因组DNA的提取浓度和质量,以当天采集活体和95%酒精−20℃冷藏浸泡7 d后的双条拂粉蚧(Ferrisia virgataCockerell)成虫为实验材料,采用2种试剂盒、3种前处理研磨方法进行组合的方式,设置1头、3头、5头、7头和10头5个梯度,提取不同头数的粉蚧基因组DNA。并对提取的基因组DNA浓度和OD值(A260/A280)进行了测定和评价。结果表明:以活体双条拂粉蚧为材料,使用TIANGEN试剂盒,采用研磨杵+研磨仪作为前处理,提取昆虫数为10头时,双条拂粉蚧基因组DNA浓度较高、质量较好,其OD值(A260/A280)为1.80~1.90,电泳条带清晰;与其他组合(1.95~2.20)相比所含杂质和污染最少。
犬肝簇虫病在海南岛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其遗传关系的研究
王楷冬, 王金花, 祖海月, 林洋, 王世明
当前状态:
摘要(10) HTML全文(12)
摘要:
为了解近几年犬肝簇虫病在海南岛的流行情况,对其防控措施进行评估,便于更好地对海南岛的犬肝簇虫病进行防治。采用PCR的方法对2017年10月至2022年5月海南岛18个市县的1 039份犬血样品进行犬肝簇虫(Hepatozoon canis)的检测。共检测出135份犬血样品为阳性,感染率为13.0%,其中,海口(20.7%)、三亚(20.6%)、屯昌(33.3%)等地犬肝簇虫感染率较高;文昌市(8.7%)、定安县(5.6%)、澄迈县(6.3%)、儋州市(5.0%)、琼中县(15.8%)、乐东县(18.8%)、昌江县(6.7%)等地均发现有犬感染犬肝簇虫。以三亚(OP699205)、乐东(OP699206)、定安(OP699207)、琼中(OP699208)的阳性样品基于犬肝簇虫18S rRNA基因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发现海南岛的犬肝簇虫与印度的犬肝簇虫(AF176835)同源性(99.85%)最接近,并与猫肝簇虫,美洲肝簇虫的分支分离。说明在海南岛的犬群中犬肝簇虫的感染率较高,需采用定期驱除犬肝簇虫的传播媒介血红扇头蜱(Rhipicephalus sanguineus)方式进行防治。
抗菌肽Cathelicidin-1真核表达及发酵液抑菌活性鉴定
李飞航, 武浩恒, 李宏, 李娟娟, 马香, 唐燕琼, 刘柱
当前状态:
摘要(45) HTML全文(20)
摘要:
为了获得体外表达的高活性抗菌肽,通过分子克隆技术构建了抗菌肽Cathelicidin-1重组载体,在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GS115中表达,并鉴定包含该抗菌肽的发酵液的抑菌活性。通过DNA全合成技术合成编码抗菌肽Cathelicidin-1的全长基因,采用PCR技术扩增靶标基因并与真核表达载体pGAPZαA连接,获得重组质粒pGAPZαA- Cathelicidin-1;将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DH5α中扩增,提取质粒并经单酶切处理后转化毕赤酵母GS115;使用YPD培养基培养酵母,72 h后收集发酵液,通过Tricine-SDS-PAGE检测抗菌肽表达,并通过抑菌圈与抑菌曲线测定鉴定发酵液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抗菌肽Cathelicidin-1以分泌肽形式表达于发酵液中,并且该发酵液能够显著抑制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生长,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则无明显抑菌效果。
热带北缘地区橡胶林水分利用效率的季节差异及归因分析
郭沈沈, 吴志祥, 刘文杰, 赵豪, 李运帅, 王誉博, 王鹏
当前状态:
摘要(55) HTML全文(40)
摘要:
为了深入了解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的生态水文和碳水循环耦合过程,依托涡度通量数据,利用EC-LUE模型和Penman-Monteith模型,在模拟橡胶林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PP)和蒸散(ET)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2010—2019年橡胶林生态系统WUE季节性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定量评估了各因素对WUE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从时序变化来看,2010—2019年间橡胶林生态系统雨季WUE(3.52 g·kg−1)小于旱季(4.73 g·kg−1),GPP和ET均表现出明显的“单峰型”特征,二者峰值出现在雨季;(2)从归因分析来看,大气因素中,太阳辐射倾向于在旱季抑制WUE的增加(呈现负贡献),但是这种抑制作用被大气因素中的其他因素抵消(呈现正贡献)。在各因素中,对WUE变化贡献最高的因素为地表阻抗,其在旱季倾向于促进WUE的增加,贡献占比为33.29%。橡胶林WUE在雨旱季转换的变化主要受生物物理因素调控。
豆大蓟马在海南的发生动态及其卵和蛹的防治药剂初筛
郭灵杭, 吴圣勇, 唐良德
当前状态:
摘要(27) HTML全文(23)
摘要:
为明确豆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在海南的时空动态、种群体型差异及筛选高效杀卵和杀蛹剂,笔者系统调查了豆大蓟马在海南豇豆主产区的全年发生动态,测量了不同地理位置种群成虫的体型大小,并采用浸渍法和POTTER喷雾法分别测定了多种杀虫剂对豆大蓟马卵和蛹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豆大蓟马在海南可全年发生,种群动态受寄主生育期和温度双重调控;儋州种群的雌雄个体的体长和体宽显著大于三亚种群和澄迈种群;螺虫乙酯对豆大蓟马卵具有较高的杀卵活性(LC50=18.51 mg·L−1),而乙基多杀菌素和溴虫腈则对蛹具有较高的活性,LC50分别为26.18和27.71 mg·L−1,可推荐作为豆大蓟马卵和蛹的田间防治药剂。
斑翅果蝇解毒代谢相关基因的鉴定与分析
王正磊, 刘凯扬, 袁琳琳, 李芬, 吴少英
当前状态:
摘要(39) HTML全文(15)
摘要:
根据斑翅果蝇(Drosophila suzukiiMatsumura)的转录组数据,通过序列分析、进化分析、结构域及保守氨基酸分析鉴定出5种斑翅果蝇的解毒代谢基因,包括ABC转运蛋白(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BCs)、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cytochrome P450, CYPs)、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s)、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s,CarEs)、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DP-glucuronosyl transferases, UGTs)。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斑翅果蝇的CYPs基因分布于CYP3CYP4CYP6CYP9四个进化分支,ABCs基因分布于ABCCABCDABCFABCG四个亚家族, GSTs基因分布于GST-DeltaGST-EpsilonGST-Theta以及GST-Zeta四个进化分支,斑翅果蝇的CarEs基因和UGTs基因与亚艳丽果蝇(Drosophila subpulchrella)的遗传距离最近;结构域及保守氨基酸分析结果表明所有的CYPs均包含P450结构域;ABCs中都包含ABC2结构域;在GSTs中都含有GST结构域;在CarEs中包含Coesterases结构域;在UGTs中含有UDPGT结构域。CYPs的保守基序为EEGGKKRNDFLDLLJZLKKEG,ABCs的保守基序为DCPSASNPADYIIE,GSTs的保守基序为LYPKDLVKRAVVDQRLHFE。
一种三回路式淡水循环养殖系统的构建及应用
潘国英, 文畅, 黄薇薇, 姚雪梅, 董丽丽, 周梅阳, 杨飞
当前状态:
摘要(19) HTML全文(14)
摘要:
为满足人们对优质鱼类蛋白日益增长的需求和环保要求,在海南琼海构建了三回路式高密度循环水养殖系统,以微滤机反冲洗水作为反硝化碳源,建立了水循环处理、鱼粪污泥厌氧消化对鱼类生长和污染物控制的运行方式。在121 d的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养殖实验中,养殖密度达到107.7 kg·m−3,存活率100%,饲料转化率(FCR)1.74;鱼缸中总氨氮(TAN)、亚硝酸盐氮(NO2-N)和硝酸盐氮(NO3-N)的平均浓度分别为0.95、0.15和43.01 mg·L−1。每日外排水量为系统总水量的2.66%、养殖水量的6.67%;试验期间,厌氧消化单元内仅有少量污泥残留而无外排。微生物群落分析表明,共21个菌属参与了氮代谢,包括红细菌属(Rhodobacte)、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和固氮螺旋菌属(Azospira)等。结果表明,该循环水养殖系统为罗非鱼等淡水鱼类养殖提供了一种潜在的生态可持续循环养殖模式。
基于多组学的真菌病毒与寄主真菌互作的研究进展
范煜, 何桢锐, 黄晓彤, 杨媚, 周而勋
当前状态:
摘要(67) HTML全文(22)
摘要:
阐述了多组学包括代谢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技术的原理、方法和步骤,并结合其在弱毒真菌病毒中研究的案例,全面分析了代谢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技术在真菌病毒与寄主真菌互作中的研究现状、未来的研究方向以及具备的高灵敏度、高通量优势,有助于深度探究真菌病毒对寄主真菌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并为判断真菌病毒能否作为植物真菌病害生物防治因子提供方法和思路。
海南嘉宝果种质资源多样性分析
左世友, 朱美惠, 詹震霖, 王华锋
当前状态:
摘要(53) HTML全文(15)
摘要:
为了探究嘉宝果(Plinia cauliflora)不同品种间的种质多样性,采用取样调查的方法,对23份栽培种植的嘉宝果种质的16个表型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表型性状变异系数平均23.35%。其中,嘉宝果品种‘肯布卡黄大果’的平均变异系数最大,为32.52%;‘艾斯卡’的平均变异系数最小,为17.81%。23份嘉宝果描述性性状多样性指数在0.287~0.855之间。以上结果说明海南嘉宝果表现出丰富的资源与遗传多样性。
海南东寨港红海榄种群结构与数量动态变化特征
吕晓波, 钟才荣, 张孟文, 方赞山, 程成, 陈旭, 李东海, 李剑碧
当前状态:
摘要(50) HTML全文(24)
摘要:
为了解东寨港国家级红树林保护区内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种群的动态变化,以保护区内建设的1 hm2a的固定样地中的红海榄种群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种群的结构与数量动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此区域的红海榄种群径级结构为不规则的金字塔型,I~III龄级的个体数量之和占种群个体总数的48.84%,Ⅳ龄级后植株个体数量降低趋势明显。(2)数量动态变化指数反映出该区域的红海榄种群为增长型的种群,但种群较为不稳定,外界干扰下种群数量增长趋势不显著。(3)红海榄种群的存活曲线属于Deevey-Ⅲ类型。(4)红海榄种群的静态生命表、死亡率曲线、消失率曲线以及生存分析反映出该区域的红海榄种群的在低龄级的阶段种群的动态变化相对较为剧烈,发展到高龄级阶段种群的动态变化相对平稳。(5)红海榄种群数量的时间序列分析也反映出,红海榄种群当前虽然低龄级的个体数量较多,但未来几个龄级时间后,能发育到较高龄级的个体相对较少,未来的种群将以中高龄级的个体为主体。东寨港国家级红树林保护区的红海榄种群为增长型种群,但其种群对外界干扰较为敏感,低龄级阶段种群动态变化较为激烈,中、高龄级阶相对较为平稳。因此,应加强对其种群的长期监测以及灾害的防治,尤其要加强对低龄级阶段个体的保护和人工辅助修复。
橡胶树蛋白激酶基因SnRK2.7的克隆及表达
刘云飞, 李言, 田维敏
当前状态:
摘要(30) HTML全文(3)
摘要:
为了探索蔗糖非发酵相关蛋白激酶2(Sucrose non-fermentating1-related protein kinase 2,SnRK2)在巴西橡胶树响应低温胁迫应答中的作用,采用RT-PCR技术,从橡胶树抗寒无性系93-114的叶片中克隆了SnRK2亚家族的一个成员,命名为HbSnRK2.7。该基因包含一个1 095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64个氨基酸。HbSnRK2.7的分子量为41.39 kD,等电点为4.70,具有保守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结构域,预测其能催化磷酸基从ATP转移到蛋白质底物上的丝氨酸/苏氨酸残基上,也是磷酸化位点的集中区域。还具有非生物胁迫所需的结构域和ABA依赖的HbSnRK2.7激活所需结构域。q-PCR结果显示,HbSnRK2.7基因响应ABA诱导,呈下调表达模式。在ABA处理8 h时,表达量下调到最低点。在低温胁迫下,HbSnRK2.7的表达量极显著降低。低温胁迫4 h和8 h时,HbSnRK2.7持续下调表达,低温胁迫24 h时,HbSnRK2.7表达量下调到最低,大约为非胁迫表达量的1/2。而且,HbSnRK2.7在不抗寒种质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抗寒种质。这些结果表明,HbSnRK2.7可能作为负调控因子介导橡胶树依赖ABA的低温胁迫抗性形成。
构树叶物候持续时间的纬度格局
王鑫洋, 王媛, 杨华, 张泽, 杜彦君
当前状态:
摘要(41) HTML全文(17)
摘要:
利用中国物候观测网记录的9个站点的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叶物候近半个世纪的数据,使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构树叶物候持续时间的纬度差异。结果显示,构树叶物候持续时间随纬度增加有明显逐渐缩短的趋势。具体表现为:随着纬度增加,展叶期逐渐提前,落叶期逐渐延迟。对环境因子的重要性进行随机森林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展叶季前的温度是控制构树展叶期和叶持续时间最关键的环境因子,而落叶季前的降水量是落叶期最关键的环境因子,这表明叶物候持续时间的纬度格局是由温度和降水量共同塑造的。结果表明,广布种植物物候存在明显的纬度梯度, 以此适应不同的当地环境条件, 提高了自身适应性。从地理格局视角,评估纬度对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叶物候的影响, 有助于评估物种未来的分布范围变化及灭绝风险。
基于InVEST与MaxEnt的海南岛红树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增量预估
史娴, 聂堂哲, 熊千, 刘兆鑫, 张嘉怡, 刘文杰, 乌兰, 崔嵬, 孙仲益
当前状态:
摘要(128) HTML全文(29)
摘要:
为了解决在海南岛哪儿种红树、如何种红树能增汇的问题,基于生物气候、水文、地质及土地利用等数据,在最大熵(MaxEnt)模型评估所得的海南岛红树林生长适宜区基础上,预测红树林潜在扩种区域范围;结合潜在扩种范围和不同区域红树林生态系统碳密度调查数据,利用InVEST模型对海南岛红树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增量进行预估。结果表明:1)MaxEnt模型与InVEST模型结合能够良好地预估红树林碳储量,其中红树林潜在分布区的预测达到高信度(AUC>0.96);2)海南岛红树林生态系统现状碳储量约为1.24 Tg,其中土壤碳约0.84 Tg,总碳密度为217.01 t·hm−2,土壤碳密度为147.43 t·hm−2。以历史上海南岛最大的红树林分布面积12 506 hm2作为潜在扩种范围控制线,理论上海南岛红树林生态系统在扩种上限情景下能够为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贡献碳储量增量约1.25 Tg,而在扩种下限情景即仅保证完成《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扩种2 000 hm2红树林的基本任务情景下,可实现约0.38 Tg碳储量增量。
普通大蓟马MuRhodopsin基因的全长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金海峰, 王朝政, 侯清芳, 咸利民, 张华剑, 吴少英
当前状态:
摘要(44) HTML全文(17)
摘要:
为了解蓟马害虫视蛋白分子结构及特征,根据普通大蓟马(Megalurothrips usitatus)转录组信息克隆获得了视紫红质MuRhodopsin的基因cDNA全长,并利用DNAMan 9.0和 SWISSMODEL等软件对视紫红质MuRhodopsin的基因进行序列同源性比对并构建基因系统进化树,分析理化性质及结合域特点,并对该蛋白进行结构预测。结果表明:该基因全长1 140 bp,共编码380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 42.73 Du,理论等电点为8.47。序列比对以及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MuRhodopsin为横纹视紫红质(rhabdomeric opsins, r-opsins)与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及棕榈蓟马(Rhodopsin palmi)具有高度同源性。结构域分析表明该蛋白具有7个跨膜结构域,包含了1个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区域,隶属于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具有6个N-豆蔻酰化位点,3个N-糖基化位点,3个酪蛋白激酶II磷酸化位点,4个蛋白激酶C磷酸化位点;其第322位氨基酸—赖氨酸(K)为与发色团(视黄醛)的重要结合结合位点,具有典型的视蛋白能够激活IP3/Ca2+信号通路引起光依赖的去极化反应。
角蛋白降解的研究进展
汪伟航, 罗鑫格, 林涛, 郑燕虹, 陈张燕, 刘湘晴, 潘梓钧, 石艳, 张怀东, 李芹
当前状态:
摘要(68) HTML全文(25)
摘要:
介绍了角蛋白的结构特征,物理、化学和生物3种降解方法及降解产物的利用,并对3种降解方法进行了比较,相较于物理和化学降解方法,生物降解法尤其是酶解法具有对环境友好、成本低、可以获得在医药,工业生产及养殖业中有效利用的高价值的降解产物等优点;重点从酶的分类、进化关系和降解方式等角度介绍了角蛋白酶的研究和应用现状,目前对于角蛋白酶的研究还不够完善,大多数筛选出的角蛋白酶无法单独降解角蛋白,需要在还原环境中破坏角蛋白二硫键后才能发挥作用,或者同时使用多种不同的酶才能完全降解,无法满足大规模的工业应用需求。筛选和纯化耐高温、耐酸碱和更加高效的角蛋白酶、探明角蛋白酶降解角蛋白的分子机制以及充分利用角蛋白酶对角蛋白进行有目的地剪切,获得高纯度、高附加值的目标降解产物仍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LPY6缓解镉对小麦毒害效应的研究
夏影影, 于燕燕, 陶均
当前状态:
摘要(26) HTML全文(13)
摘要:
为了分析从阴沟肠杆菌Cu6驯化获得的高镉抗性菌株LPY6在镉修复中的潜力和机制,为镉污染修复工程菌的开发提供依据,以小麦为研究材料,进行了种子萌发和盆栽实验,结果显示,LPY6可缓解镉对小麦生长的抑制作用。Cd2+吸附特征实验表明,LPY6可以降低培养液中游离镉的浓度。此外,LPY6还可以降低土壤有效镉浓度和小麦幼苗中镉的积累。研究结果说明,LPY6可能通过吸附或内吸镉作用,降低土壤中有效镉的浓度,进而降低镉离子进入植物的可能性,提高植物在高镉环境中的生存能力。
海南霸王岭南亚松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特征
王群, 李剑碧, 杨小波, 曾润娟, 夏丹, 王豪, 朱子丞, 江悦馨, 王重阳, 张顺卫, 李靖涵, 李东海
当前状态:
摘要(46) HTML全文(23)
摘要:
为了解海南霸王岭南亚松(Pinus latteri)的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特征,采用样方法对南亚松群落的物种组成、地理成分、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霸王岭南亚松群落植物种类丰富,共有66科146属230种,以樟科(Lauraceae)、大戟科(Euphorbiaceae)、茜草科(Rubiaceae)为主要优势科,南亚松(Pinus latteri)、九节(Psychotria asiatica)、银柴(Aporosa dioica)为主要优势种,优势属不明显;2)南亚松群落的植物地理联系广泛,以热带成分为绝对优势,含杉木属(Cunninghamia)一个特有属;3)不同海拔梯度南亚松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有差异,其中,物种丰富度指数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而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Pielou指数均随海拔的升高呈现先降低再增加的趋势;4)南亚松群落结构复杂,其径级和树高结构都是典型的倒“J”型,群落中南亚松的径级和树高结构呈钟形,说明南亚松群落稳定性高,更新状态良好,能够稳定演替发展。
海口城市边缘区的土地生态服务价值
李微, 韩姝尧, 王菲, 周鹏
当前状态:
摘要(32) HTML全文(28)
摘要:
为合理规划海口市空间布局,以海口城市边缘区为研究区,基于当量因子法估算研究区在2005、2009、2015和2020年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及其变化;借助灰色线性规划模型,以ESV最大化为目标优化生态用地,探讨优化前后生态用地和ESV变化。结果表明:2005年来,建设用地面积逐年增加;耕地和湿地转移变化大。总ESV先增后减,微增0.21%,林地ESV最高,单项水文调节ESV最高;空间上,研究区ESV空间分异界限明显,分布逐渐破碎化。优化后,总ESV值增加1.73%,建设用地、湿地增加,未利用地减少;湿地ESV增长最多,永久基本农田得到了保护,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需求。
海南滨海盐生植物资源与多样性
方发之, 吴二焕, 桂慧颖
当前状态:
摘要(26) HTML全文(18)
摘要:
为探索海南岛滨海盐生植物资源状况及多样性,通过样地调查方法对海南岛滨海地区分布的盐生植物进行调查,并对滨海盐生植物资源种类与多样性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滨海盐生植物共125种,隶属50科92属,其中被子植物49科91属123种,蕨类植物1科1属2种。海南盐生植物大科较少,单种科较多,含2~9种盐生植物的科最多;单种属最多,占总种数的78.26%。乔木14科17属23种,灌木及小乔木20科29属32种,草本22科46属63种,藤本4科7属7种。科级、属级地理分布区类型分别是6型、11型,热带地理成分占绝对优势。海南泌盐植物种类最多,共63个种。文昌市物种相对丰富,多样性指数高,分布不均匀;各市县草本植物种类多,海南盐生植物资源用途多样。
启动子WY172和WY195在暹罗炭疽菌中的活性研究
董林朋, 殷金瑶, 赵文渊, 林春花, 刘文波, 缪卫国, 李潇
当前状态:
摘要(90) HTML全文(58)
摘要:
为了探究来自橡胶树白粉菌(Erysiphe quercicola)的WY172与WY195启动子在真菌内的功能,以pJNARG载体为骨架,分别构建WY172与WY195和GFP基因连接的重组表达载体(WY172-GFP和WY195-GFP载体)。通过原生质体转化法将重组载体导入侵染橡胶树的暹罗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iamense)内。荧光显微检测结果表明WY172与WY195均可驱动GFP基因的表达,具有稳定的启动子活性。在暹罗炭疽菌侵染橡胶叶片不同进程中均可稳定驱动GFP表达;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测定GFP表达量,发现长光照条件下可提高WY172启动子驱动GFP的活性,并且23 ℃低温处理和光处理可提高WY195的活性。本研究表明WY172与WY195在暹罗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iamense)中具有稳定的启动子活性,并且增加光照和低温处理能诱导启动子活性的提升。
基于红外相机技术的海南长臂猿分布区林冠层伴生鸟兽多样性研究
蒙金超, 杨雪珂, 冯悦恒, 齐旭明, 刘辉
当前状态:
摘要(60) HTML全文(84)
摘要:
为了探究海南长臂猿同域分布的兽类和鸟类多样性、活动强度季节性和随海拔梯度变化情况, 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海南长臂猿分布区林冠层布用红外相机共记录到3目4科10种兽类,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2种,相对丰富度居于兽类前3位分别为海南长臂猿(58.44)、海南鼯鼠(17.78)和红颊长吻松鼠(14.34)。红外相机共记录到6目11科20种鸟类,其中,属于国家级保护动物10种,相对丰富度较高的鸟类有山皇鸠(44.92)、厚嘴绿鸠(20.23)和班头鸺鹠(6.74)。海南长臂猿和海南鼯鼠的月相对丰富度表现出相似性,旱季活动较为频繁,雨季减弱;其他兽类和鸟类的月相对丰富度则与季节无显著相关。兽类多样性随着海拔升高呈单调递减趋势,在海拔600 ~ 800 m范围物种多样性水平最高;鸟类多样性指数随海拔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小。本研究揭示了海南长臂猿同域分布区林冠层伴生鸟兽组成,为基于动物多样性的海南长臂猿栖息地修复及生态廊道建设积累了资料。
耐热真菌HS1-1的生理特性和抗菌活性
黄晓欣, 谈嘉莉, 杨永星, 顾哲铭, 李雪珽, 雷晓凌
当前状态:
摘要(92) HTML全文(27)
摘要:
湖光岩玛珥湖(Huguangyan Maar Lake)地理环境特殊,对于挖掘特殊生境耐热真菌资源具有较大潜力。对1株来源于湖光岩玛珥湖的耐热真菌HS1-1进行了形态观察,分子鉴定和生理特性、产酶能力、抗菌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该真菌为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菌株在15~50 ℃和pH3~12均能生长,最适生长条件是温度40 ℃,盐浓度1%~2%,pH6~7;经4种产酶培养基筛选确定菌株对可溶性淀粉、乳糖、羧甲基纤维素有较强的利用能力,对5种指示菌有一定抑制效果。说明真菌HS1-1具有较强耐热特性、酸碱耐受性和一定的抗菌活性。本研究对深入了解湖光岩玛珥湖耐热真菌并对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四氯虫酰胺对斑马鱼急性毒性及黑色素合成的影响
郑世祥, 张太宇, 郭雨昭, 张洁, 范咏梅
当前状态:
摘要(142) HTML全文(58)
摘要:
基于四氯虫酰胺生态风险评估,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四氯虫酰胺在水中暴露96 h浓度变化情况;参照OECD标准,以斑马鱼为研究对象,通过静态染毒观察药剂对斑马鱼生长发育影响,统计自主运动、黑色素和体长等指标,通过死亡率计算暴露96 h的LC50;采用RT-qPCR的方法研究四氯虫酰胺对斑马鱼胚胎黑色素合成相关基因的影响。结果表明:四氯虫酰胺在水中暴露96 h的最高降解率为7.6%,浓度大于80%,在水中暴露96 h的稳定性良好;四氯虫酰胺对斑马鱼胚胎的暴露96 h的LC50为23.775 mg·L−1,属于低毒范畴;四氯虫酰胺暴露影响斑马鱼胚胎发育,主要表现:一是随着四氯虫酰胺浓度的升高斑马鱼胚胎自主运动频率增加,其中暴露浓度为39.8 mg·L−1时,斑马鱼胚胎自主运动频率达到5.5 次·min−1,为对照自主运动频率的22倍;二是孵化率降低,暴露浓度在27.65 mg·L−1时斑马鱼胚胎孵化率下降75%;三是体长缩短,暴露浓度为39.8 mg·L−1,斑马鱼体长较对照减少了32.27%。暴露后,黑色素沉着下降,暴露96 h斑马鱼胚胎黑色素面积随着四氯虫酰胺暴露浓度的增加明显减少,与空白相比,最高暴露浓度39.8 mg·L−1时黑色素面积减少了65%。RT-qPCR结果表明,发现黑色素合成相关TyrSox10Trp-1aMitfa基因有一定的变化。本研究结果表明,氯虫酰胺通过抑制Sox10以及Mitfa的表达,使得络氨酸酶相关转录因子TyrTyr-1a等表达异常,最终导致斑马鱼胚胎黑色素合成以及沉着行为受到损害。
油棕乙酰基酰基载体蛋白硫酯酶EgFATA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金柳, 李萌晗, 郑育声, 李东栋
当前状态:
摘要(88) HTML全文(12)
摘要:
为了探索油棕(Elaeis quineensisJacq.)EgFATA基因的生物学功能,解析EgFATA基因在油棕中与脂肪酸积累的对应关系,为进一步研究EgFATA作用机制奠定基础,从油棕果cDNA中克隆得到了EgFATA基因的全长序列,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EgFATA编码区由1 155个碱基组成,可编码385 个氨基酸,相对分子量为91.89kDa,与海藻PdFATA亲缘关系最近。在此基础上,构建EgFATA的病毒沉默载体并侵染油棕胚状体,RT-qPCR结果表明,EgFATA的表达量被下调85%~90%。同时,对基因沉默胚状体进行脂肪酸气相色谱法分析,硬脂酸(C18:0)、油酸(C18:1)、亚油酸(C18:2)的含量均显著性降低。以上结果表明在油棕胚状体中,EgFATA对C18:0-ACP、C18:1-ACP、C18:2-ACP的水解具有催化作用,且对C18:1-ACP的催化活性最强。
紫萍替代饲料对罗非鱼鱼种生长的影响
杨乔乔, 韩冰莹, 于博涵, 赖杭桂, 张家明
当前状态:
摘要(233) HTML全文(75)
摘要:
为了探讨紫萍替代饲料对罗非鱼鱼种生长的影响,在传统罗非鱼饲料中分别添加0%、10%、15%、20%、25%、30%的紫萍DW2602干粉,按照鱼体质量2.5%、3%和4%的投喂量饲喂罗非鱼鱼种40 d,对罗非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肥满度和脏体比等生长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添加紫萍DW2602饲料粗蛋白含量提高了4.3%,粗脂肪含量下降了0.9%,赖氨酸含量无明显变化,含硫氨基酸即蛋氨酸和胱氨酸总量增加了0.1%。当浮萍替代率为20%、投喂量3%时,促进生长作用最显著,与投喂普通饲料相比,增重率提高了57.5%,特定生长率比对照组提高30.3%,肥满度和脏体比分别比对照组下降6.4%和5.5%。说明传统饲料中添加适当比例的紫萍干粉,能促进罗非鱼生长。
阿仑膦酸钠和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犬累-卡-佩斯病的效果比较
郭琳坤, 祖海月, 孙江, 覃尧, 韩谦, 王金花
当前状态:
摘要(156) HTML全文(42)
摘要:
为了比较阿仑膦酸钠和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PRP)对犬累-卡-佩斯病(LCPD)治疗效果,选取12只6月龄体质量相近的犬,应用液氮建模法建立LCPD模型,运用X线片及Ficat and Arlet classification(Ficat) 分期体系对建模结果进行分期和评估。根据股骨头坏死临床诊断标准,选取股骨头坏死I-II期阶段的9只犬随机分成A、B、C 3组,A组以每周3 mg·kg−1剂量口服给药阿伦磷酸钠治疗12周;B组每两周以1 mL葡萄糖酸钙活化的富血小板血浆进行关节腔注射治疗,共注射3次;C组作为空白对照组,不采取治疗措施。3个月后,通过X线扫描及解剖患肢股骨头评估治疗效果,如X影像未出现III、IV期病变特征及解剖结果出现股骨头表面光滑无塌陷则认为治疗有效,否则为无效,并运用SPSS Statistics 17.0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显示,A组2只犬治疗有效,1只无效。B组3只均有效,C组3只无效。A组与C组差异显著(P=0.05),A组与B组差异不显著(P=0.267),B组与C组差异极其显著(P=0.01),表明,阿仑膦酸钠和PRP均能有效治疗犬LCPD病,但阿仑膦酸钠与PRP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
LPS刺激的HD11源外体对文昌鸡树突状细胞的活化作用
邢薿文, 谢言, 覃尧
当前状态:
摘要(195) HTML全文(121)
摘要:
为了探究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激活的鸡巨噬细胞来源的外体能否作为免疫佐剂应用于文昌鸡的疫病防控,通过超速离心法提取外体,应用透射电镜、粒径分析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然后通过PKH67染料标记外体,将外体与文昌鸡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共孵育,最后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树突状细胞对外体的摄取情况以及活化情况。结果表明,脂多糖刺激鸡巨噬细胞来源的外体可以被文昌鸡来源的树突状细胞摄取,并能促进树突状细胞的活化。
巴西橡胶树HbLFG2蛋白对植物免疫防卫的调控机理
聂雪纯, 李思鹏, 刘玉涵, 缪卫国, 李潇
当前状态:
摘要(249) HTML全文(109)
摘要:
为探究HbLFG2基因对免疫反应的功能,增强感病蛋白对橡胶树白粉病抗性影响的认识,以进一步了解橡胶树LFG(LIFEGUARD)蛋白调控的植物免疫机制,将含有HbLFG2基因的质粒转化到农杆菌中,利用农杆菌分别在烟草和拟南芥中进行瞬时转染和永久转染,。结果表明,在拟南芥和本氏烟草上组成型表达HbLFG2抑制了细菌flg22(flagellin domain of a synthetic 22-amino-acid peptide)诱导的活性氧迸发和胼胝质积累等免疫反应,类似HbLFG1。但与HbLFG1不同的是,HbLFG2不能抑制疫霉激发子INF1和药物DTT (dithiothreitol)激发的过敏性反应,却能抑制Bax激发的过敏性反应。综上,HbLFG1HbLFG2都具有负调控植物免疫防卫反应的功能,但两者作用的机理不完全一致。
贝莱斯芽孢杆菌HN-2次生代谢产物处理下黄单胞菌(Xoo)的转录组分析
高雪, 劳广术, 谭峥, 方渝凯, 刘文波, 靳鹏飞, 缪卫国
当前状态:
摘要(147) HTML全文(46)
摘要:
为探究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菌株HN-2正丁醇提取物对Xoo的抑菌机制,分别用菌株HN-2正丁醇提取物和杆菌肽处理12 h后的Xoo进行转录组测序(RNA-seq)并利用GO数据库和KEGG数据库对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转录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HN-2正丁醇提取物和杆菌肽处理后Xoo菌内均有大量差异表达基因(DEGs),HN-2处理组共得到1 51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表达基因871个,下调表达基因641个;GO富集分析发现HN-2正丁醇提取物处理后,Xoo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聚类在代谢过程、细胞组分、大分子复合物、催化活性等方面;KEGG聚类分析发现HN-2正丁醇提取物处理后,核糖体途径所包含的差异表达基因数目最多,差异最显著,其余主要参与的代谢途径有淀粉和蔗糖代谢、苯甲酸酯降解、甘油磷脂降解、细菌趋化性等。结果表明,HN-2正丁醇提取物主要影响Xoo的核糖体途径、淀粉和蔗糖代谢途径、细菌趋化性途径。
FeCl3改性活性炭的制备、表征与吸附性能研究
林德鑫, 衣雪松
当前状态:
摘要(149) HTML全文(42)
摘要:
为了探寻高效去除染料废水污染物的适宜吸附剂,以污水处理厂污泥和槟榔秸秆为原料,制备出活性炭 (AC),并通过负载FeCl3,得到FeCl3-活性炭(FAC),通过扫描电镜、比表面分析仪、红外光谱仪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所得2种活性炭的物理化学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铁离子成功的附载于AC上,且使FAC较AC的孔隙结构和比表面积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当pH值处于4.0~10.0时,FAC较AC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能力更强。两活性炭的吸附等温线均符合Langmuir模型,其中ACF和AC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33.33和341.30 mg·g−1。此外,两活性炭的吸附动力学模型均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通过热力学参数的求解可知,两活性炭对水中染料(亚甲基蓝)的吸附过程是吸热的、自发的、可行的。
《热带生物学报》征稿启事
当前状态:
摘要(397) HTML全文(300)
摘要:
优先发表栏目展示本刊经同行评议确定正式录用的文章,这些文章目前处在编校过程,尚未确定卷期及页码,但可以根据DOI进行引用。
《热带生物学报》征稿启事
当前状态:
摘要(52) HTML全文(15) PDF 217KB(5)
摘要:
全健康
主持人语
刘萌萌, 韩谦
2023, 14(2): 137-137.
[摘要](16) [HTML全文](9) [PDF 285KB](1)
摘要:
临床分离粪肠球菌的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检测及其耐药性研究
王昕, 韩语, 潘纪汶, 杨诺, 郑立新, 曾纪锋, 郭桂英, 郑继平
2023, 14(2): 138-144. doi:10.15886/j.cnki.rdswxb.2023.02.001
[摘要](185) [HTML全文](58) [PDF 837KB](4)
摘要:
分离女性阴道中的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通过PCR和Kirby-Bauer(K-B)纸片扩散法探究其毒力基因、耐药基因及其耐药表型,为揭示粪肠球菌感染机制及其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从157个样品中共分离出22株粪肠球菌;在这些粪肠球菌中:毒力基因检出率为efaA (100%)、asa1 (90.9%)、cylA (90.9%)、fsr(90.9%)、cpd(90.9%)、acm(86.4%)、gelE (81.8%)、esp(68.2%)、ace(54.5%)和hyl(0);耐药基因的检出率为vanA (0)、vanB (0)、vanC (18.2%)、aac(40.9%)、ant(6)-1(59.1%)、ermB (68.2%)、mefA (54.5%)、tetM (72.2%)和tem(81.8%);药敏结果显示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具不同程度的耐药。由此得出,阴道易受粪肠球菌感染,体外实验支持糖肽类抗菌药物可用于粪肠球菌感染的临床治疗。
成都平原农田蔬菜重金属含量及污染评价
黑儿平, 上官宇先, 喻华, 秦鱼生, 曾祥忠, 郭晶晶, 伍燕翔
2023, 14(2): 145-152. doi:10.15886/j.cnki.rdswxb.2023.02.002
[摘要](233) [HTML全文](76) [PDF 3841KB](5)
摘要:
为降低重金属污染风险,保证蔬菜生产安全,调查了成都平原部分污染地区蔬菜种植地土壤和5类18种蔬菜可食部位重金属含量,并对蔬菜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同时运用富集系数分析和比较了不同蔬菜对Cd、Cr、Pb、Zn、Cu、Ni、Hg、As的富集能力。结果表明:试验区域土壤Cd含量超标率达31.91%,Cd是主要污染物,其余元素均符合国家标准。所有蔬菜可食部位主要受重金属Cr、Hg、Cd污染,轻微污染的有蒜苗和油菜,轻度污染的有菠菜和香菜;通过富集系数发现,18种蔬菜对8种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系数平均值均从高到低依次为Cd>Zn>Hg>Cu>Ni>As>Cr>Pb,且不同蔬菜对同一种元素的富集系数也表现显著性差异。总体上,叶菜类蔬菜如香菜对Cd、Hg、Pb、Cr、Ni、Zn、Cu和菠菜对Cd、Hg、Zn、Pb、Cu以及红油菜对As、Pb富集能力相对较强,表明研究区域香菜和菠菜不宜在Cd、Hg、Pb、Cr、Ni、Zn、Cu污染土壤上栽培,及红油菜不宜在As、Pb污染土壤上栽培,而甘蓝类和根茎类如包心菜对Cd、Hg、Cr、Pb、As、Ni、Cu和白萝卜对Cd、Cr、Zn、Cu、Ni、Hg及红萝卜对Zn、Cr、Cu富集能力则相对较弱,可作为研究区域Cd、Hg、Cr、Pb、As、Ni、Cu、Zn污染土壤优先选种的蔬菜品种。
不同种植年限粉葛对农田土壤镉的富集特征
林小兵, 武琳, 周利军, 黄欠如, 陈燕, 刘少华, 陈绪龙, 张秋梅
2023, 14(2): 153-158. doi:10.15886/j.cnki.rdswxb.2023.02.003
[摘要](175) [HTML全文](66) [PDF 767KB](10)
摘要:
为揭示不同种植年限粉葛对土壤重金属镉的富集特征,以江西新余中度镉污染农田种植的一年生、两年生粉葛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种植年限间粉葛(Pueraria thomsoniiBenth)块根(葛粉和葛渣)、葛头、主藤、侧枝和叶片中重金属镉的含量及其富集情况。结果表明,除叶片外,两年生粉葛各部位镉含量显著高于一年生的;粉葛不同部位镉含量大小排序为侧枝>主藤>葛头>叶片>葛渣>块根>葛粉;粉葛对土壤镉富集系数均>1,说明粉葛对土壤中镉的吸收能力较强。除一年生粉葛葛粉外,一年生粉葛块根和两年生粉葛块根、葛粉中镉含量均超过国家食品安全限量标准。相关分析表明,粉葛各部位镉含量与土壤总镉和有效态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粉葛各部分中镉含量随种植年限具有明显的累积效应。因此,在中度镉污染农田宜选择种植一年生粉葛,且食用方式以葛粉最佳,以达到生态和经济效益双赢。
海南4个地区犬体表蜱种鉴定及其无形体携带情况
周飒, 林洋, 祖海月, 王金花
2023, 14(2): 159-165. doi:10.15886/j.cnki.rdswxb.2023.02.004
[摘要](79) [HTML全文](36) [PDF 1348KB](8)
摘要:
为研究海南省犬体表蜱虫的种类及其携带无形体的情况,对4个地区犬蜱进行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及进化分析,且基于16SrRNA和gltA基因,通过PCR检测犬蜱携带无形体的情况。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所有蜱类为血红扇头蜱(Rhipicephalus sanguineus),基于蜱虫线粒体16S rDNA基因的系统发育树表明,研究中所获得的HN-01和HN-02基因序列处于不同的遗传进化分支,HN-01与已知的来自美国的血红扇头蜱(MH018842)处于同一分支,HN-02与来自泰国(KC170744)的血红扇头蜱处于同一分支,与我国甘肃省、北京市所获得的血红扇头蜱(JF979377、KC203362)序列亲缘关系较远。基于扁平无形体(Anaplasma platysgltA基因的PCR结果表明,犬蜱携带有扁平无形体,其阳性率为1.1%(6/546)。基于16SrRNA基因的PCR检测结果表明,研究中获得的犬体表蜱未携带嗜吞噬细胞无形体(Anaplasma pagocytophilum)和牛无形体(Anaplasma bovis)。
热带作物研究
主持人语
陈银华
2023, 14(2): 166-166.
[摘要](25) [HTML全文](12) [PDF 250KB](0)
摘要:
不同丛枝菌根真菌对甜玉米幼苗生长及氮磷吸收的影响
吴晓君, 李正飞, 郭佩佩, 张丽
2023, 14(2): 167-172. doi:10.15886/j.cnki.rdswxb.2023.02.005
[摘要](162) [HTML全文](73) [PDF 1040KB](4)
摘要:
为了探究不同丛枝菌根真菌对甜玉米(Zea maysvar.rugoseBonaf.)生长及氮磷吸收的影响,筛选出促进甜玉米生长和氮磷吸收的优良菌种,采用盆栽培养方法,以甜玉米(Zea maysvar.rugoseBonaf.)为宿主植物,研究接种摩西斗管囊霉(Funneliformis mosseae, Fm)、球状巨孢囊霉(Gigaspora margarita, Gm)、细凹无梗囊霉(Acaulospora scrobiculata, As)、扭形伞房球囊霉(Corymbiglomus tortuosum, Ct)、地表多样孢囊霉(Diversispora epigaea, De)和根内根孢囊霉(Rhizophagus intraradices, Ri)对甜玉米生长及氮磷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De处理的甜玉米株高、根长、地上部鲜质量、地上部生物量和磷积累量最高,并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茎粗和地上部氮积累量也达到较高的水平;且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甜玉米接种De菌种综合表现最好。因此,在田间种植甜玉米时,推荐接种De菌种,从而更有利于甜玉米的生长和氮磷养分积累。
海南油茶授粉后雌蕊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
杜明, 于旭东, 吴繁花
2023, 14(2): 173-177. doi:10.15886/j.cnki.rdswxb.2023.02.006
[摘要](116) [HTML全文](28) [PDF 890KB](4)
摘要:
为了研究内源激素与海南油茶自交不亲和性的关系,利用酶联免疫检测法,研究了海南‘青果油茶’(Camellia vietnamensis)和‘糙果油茶’(Camellia furfuracea)授粉过程雌蕊内源激素(赤霉素GA3、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玉米素核苷ZR)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花粉管进入胚囊后,IAA的水平降低,抑制了后期花粉管的生长,较低水平的GA3也抑制了花粉管的生长;当花粉管进入胚囊后,高水平的GA3抑制了花粉管的生长和配子体的释放,但高水平的ZR能促进花粉管在柱头中的正常生长,同时高水平的ABA也能促进花粉管的生长和受精;内源激素的比例失调也是海南油茶的自交不亲和性的影响因素。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文化
主持人语
任明迅
2023, 14(2): 178-178.
[摘要](26) [HTML全文](12) [PDF 273KB](0)
摘要:
万泉河雅寨流域水生生物资源调查与多样性分析
黄丹, 王蕴婷, 王旭, 李卫东
2023, 14(2): 179-188. doi:10.15886/j.cnki.rdswxb.2023.02.007
[摘要](160) [HTML全文](81) [PDF 1073KB](7)
摘要:
为了掌握万泉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以万泉河雅寨流域水生生物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监测、市场调查、走访了解等方法对该流域的水生生物及相关的生态学进行系统研究。调查结果表明: 万泉河雅寨水域水质较好,处于地表水Ⅲ类标准,水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较多,生物量较高。在万泉河雅寨流域设置的6个采样点中,共采集到浮游植物7门137种,其中绿藻门种数最多,有60种,占种数的40.80%;浮游动物6类30种,其中轮虫类种数最多,有13种,占种数的43.33%;底栖动物4类14种,其中节肢动物种数最多,有6种,占种数42.86%;鱼类12目41科68属82种 ,鲈形目和鲤形目的数量最多,分别占总数的45%和27%;水生维管束植物18科48种,其中禾本科植物种类最多,有12种,占种类的25%。笔者结合浮游动植物、底栖动物、鱼类多样性指数综合分析,判断出万泉河雅寨段水生生物多样性丰富。
海南新盈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研究
张小海, 罗理想, 陈泽恒, 卢刚, 黄福林, 黎方毅, 翟瑞浩
2023, 14(2): 189-195. doi:10.15886/j.cnki.rdswxb.2023.02.008
[摘要](81) [HTML全文](48) [PDF 718KB](1)
摘要:
为了掌握海南新盈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鸟类的基础信息,于2016年1—12月,采用样点和样线相结合的办法对海南新盈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的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共记录鸟类7目19科57种。其中,记录到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近危(NT)的鸟类3种,分别是黑尾塍鹬(Limosa limosa)、红颈滨鹬(Calidris ruficollis)、弯嘴滨鹬(Calidris ferruginea);易危(VU)1种,为蓝翡翠(Halcyon pileata);极危(CR)和濒危(EN)的鸟类各1种,分别是勺嘴鹬(Calidris pygmaea)和黑脸琵鹭(Platalea minor),同时这2种鸟类也被列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6种,为白胸翡翠(Halcyon smyrnensis)、白腰杓鹬(Numeniu sarquata)、鹗(Pandion haliaetus)、半蹼鹬(Limnodromus semipalmatus)、白琵鹭(Eurasian Spoonbill)、白腹鹞(Circus spilonotus)。从鸟类数量上看,变化趋势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从鸟类种数上看,变化趋势为春季>秋季>冬季>夏季。鸟类数量在1—3月、11月、12月最多,均超过300只;5—7月最少,少于100只。春季鸟类种数(35种)、多样性指数(2.7)和均匀度指数(0.76)均高于其他3个季节,而优势度指数最高的为夏季(0.17)和秋季(0.17)。此次调查首次在公园内发现弯嘴滨鹬(Calidris ferruginea)、灰脸鵟鹰(Grey-facedBuzzard)和黑枕黄鹂(Oriolus chinensis)3种鸟类,为新盈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鸟类新记录,但总体来讲,保护区内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占比低于国家平均保护水平,猛禽种类和数量也低于国内猛禽分布平均水平,说明保护区内物种多样性还不够丰富,食物链顶级类群还比较缺乏。本研究掌握了公园内鸟类生物多样性水平,为下一步保护区鸟类进行长时间监测评价提供了数据支撑,并从鸟类全球迁徙的特点上分析了一年四季变化原因,就此提出了针对性的保护建议。
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
主持人语
李秀保, 郭志强
2023, 14(2): 196-196.
[摘要](27) [HTML全文](14) [PDF 311KB](0)
摘要:
西沙群岛海域砗磲资源的调查
吴程宏, 刘维, 符丹凤, 张羽翔, 赵海龙, 陈敏
2023, 14(2): 197-202. doi:10.15886/j.cnki.rdswxb.2023.02.009
[摘要](120) [HTML全文](48) [PDF 863KB](27)
摘要:
砗磲是珊瑚岛礁的构成物种,对维护珊瑚礁生态系统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非法捕捞和海洋生态环境影响,对我国西沙砗磲资源造成严重威胁。为掌握西沙海域砗磲资源现状,笔者于2017年6—7月采用截线样带法,对西沙主要岛礁海域砗磲的种类、分布及其与环境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调查海域共发现4 种砗磲:鳞砗磲(Tridacna squamosa)、长砗磲(T. maxima)、番红砗磲(T. crocea)和砗蚝(Hippopus hippopus),分别占总数的71.9%、15.6%、9.4%和3.1%。西沙不同岛礁海域砗磲密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存在显著差异,砗磲平均密度为0.026个·m−2。砗磲密度与珊瑚覆盖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R2=0.7065),表明珊瑚覆盖率是影响砗磲分布的重要因素。
基于线粒体控制区的海南岛3种弹涂鱼的遗传多样性
柯宏基, 陈傅晓, 李向民, 樊佳伟, 王永波, 符书源, 谭围
2023, 14(2): 203-213. doi:10.15886/j.cnki.rdswxb.2023.02.010
[摘要](115) [HTML全文](40) [PDF 1235KB](17)
摘要:
采集中国海南岛3种弹涂鱼群体并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通过使用线粒体控制区基因部分序列作为遗传标记,获得3种弹涂鱼共195个长度为836 bp的D-loop基因片段序列,分析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种群历史动态。结果表明:(1)弹涂鱼多样性最为丰富,大鳍弹涂鱼次之,大弹涂鱼较为缺乏。(2)遗传分化指数(Fst) 表明海南岛弹涂鱼群体中三亚的与临高、东方、乐东的存在中等程度分化,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总体不存在遗传分化;大弹涂鱼群体Fst表明文昌和东方的群体存在分化,AMOVA 分析结果表明总体存在中等程度分化;弹涂鱼与大鳍弹涂鱼亲缘关系较近,通过线粒体控制区基因标记可将它们较好地区分。(3)中性检验和不配对分布结果表明大弹涂鱼文昌群体经历过扩张。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大弹涂鱼应该作为优先保护的种类。
耐硼赖氨酸芽孢杆菌的保护剂筛选及其对罗非鱼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陈钦镇, 李飞航, 武浩恒, 林向民, 王树启, 陈家林, 刘柱
2023, 14(2): 214-220. doi:10.15886/j.cnki.rdswxb.2023.02.011
[摘要](209) [HTML全文](95) [PDF 1167KB](6)
摘要:
本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耐硼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boronitolerans,YS11)的保存条件及其对罗非鱼肠道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度的影响,为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研发提供科学依据。选择海藻糖、乳糖、蔗糖和脱脂奶粉4种保护剂,并通过浓度梯度优化筛选最佳保护剂,结果表明,YS11在10%海藻糖中,干燥后保持较高的存活率。罗非鱼幼苗饲喂菌体发酵液,喂养70 d后,通过高通量测序观察YS11对罗非鱼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YS11的处理改变了罗非鱼肠道微生物群及其多样性,提高罗非鱼肠道中有益菌的丰度,降低某些潜在致病菌的丰度。本研究结果证实,10%海藻糖为最佳冷冻干燥保护剂;耐硼赖氨酸芽孢杆菌能够调节肠道微生物群,促进益生菌生长,抑制病原菌生长。
3种金枪鱼的生物学研究进展
孙安俯, 潘帅, 刘飞, 肖娟, 黄海, 马振华, 郭志强
2023, 14(2): 221-228. doi:10.15886/j.cnki.rdswxb.2023.02.012
[摘要](119) [HTML全文](49) [PDF 1835KB](12)
摘要:
以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及蓝鳍金枪鱼Thunnus maccoyii为例,围绕金枪鱼生物学中的鱼龄与生长、摄食及繁殖3个方面,综述了现阶段金枪鱼生物学研究的常用方法与主要的研究成果,即金枪鱼为提高种群的合适度,形成的多个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如多生长增速拐点、机会捕食者及多种繁殖策略等。同时,针对金枪鱼生物学研究领域现存的不足,从研究方法、设备和技术手段等方面提出未来研究建议。
植物保护
肾茶叶枯病病原的分离与鉴定
商瑞, 毛佳, 王延谦, 白亭亭, 杨春勇, 王红卫, 王艳芳, 郭睿, 李戈
2023, 14(2): 229-233. doi:10.15886/j.cnki.rdswxb.2023.02.013
[摘要](156) [HTML全文](58) [PDF 977KB](0)
摘要:
为了确定肾茶叶枯病致病病原菌,笔者从肾茶云南产区采集的肾茶叶枯病样本中分离到1株病原菌,并对其进行了病害症状观察,病原菌分离、鉴定和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其在PDA培养基上菌落为白色,气生菌丝发达,菌落初期下部淡粉色,后期为深黄棕色,分生孢子顶胞钩状,成熟的大型分生孢子有3~5个隔膜。将病原菌离体接种到健康肾茶叶片,保湿培养数天后接种部位出现黑褐色病斑,与田间症状一致。病原菌基因组DNA经真菌rDNA-ITS通用引物ITS1/ITS4 扩增及同源性分析,病原菌与Fusarium nematophilumFusarium equisetiFusarium chlamydosporumFusarium longipes聚为一支,核酸序列同源性为99.40%~99.60%。结合形态特征观察、ITS序列分析及柯赫氏法则验证结果,初步确定该病原菌为镰刀菌。
MutL调控水稻黄单胞菌的致病力
米多, 陈雨, 邢芸, 陈银华, 陶均, 李春霞
2023, 14(2): 234-239. doi:10.15886/j.cnki.rdswxb.2023.02.014
[摘要](202) [HTML全文](45) [PDF 1433KB](3)
摘要:
为了了解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pv.oryzaeXoo)中 的MutL/MutS系统是否参与DNA修复以及是否调控病原菌的致病力,构建了mutL突变体,比较了野生型与mutL突变体的突变率差异,野生型、mutL突变体及其互补菌株侵染水稻的能力。结果显示,mutL突变导致Xoo在H2O2胁迫下的突变率显著升高,mutL突变导致Xoo致病力下降,表明DNA错配修复蛋白MutL参与Xoo的DNA修复并正调控Xoo致病力。

主管:海南省教育厅

主办:海南大学

国际刊号:1674-7054

国内刊号:46-1078/S

微信公众号

x 关闭 永久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