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果转化>成果

低聚糖及衍生物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时的尺度效应研究

技术标签:多糖,低聚糖,寡糖,壳聚糖,相互作用,生物大分子

产业分类:经济分类: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成果所属人:海南大学技术成熟度:小试阶段

是否指派:计划转让金额:面议

合作方式:联系人:牛老师

联系电话:联系邮箱:niujj@ige-live.com

中图分类:Q53

学科分类:180.17

成果类别:基础理论

成果水平:未评价

研究起止时间:2008-01~2008-12

评价形式:结题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 课题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以海南生物多糖这一丰富的天然资源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低聚糖及衍生物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时的尺度效应研究。 ②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石油能源的日益枯竭,未来化学化工基本原料来源必将再次聚集在这些可再生资源上。多糖降解产物寡糖及衍生物具有多种生物、生理功效,广泛用于医药及保健品。本项目成果通过本课题组发明的系列多糖控制降解专利新方法,在制备出聚合度30以下的窄分子量分布低聚壳聚糖样品基础上,细化探索不同尺度的低聚糖与生物大分子蛋白和DNA作用的位点与规律,为低聚糖的高效利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③主要论点与论据 在室温近似生理酸度条件下,利用荧光光谱法,对不同聚合度(DP)的窄分子量分布低聚壳聚糖(CTS)与人血清白蛋白(HAS)和小牛胸腺DNA(CT-DNA)的相互作用进行初步探讨。 结果表明:i)向HSA溶液中加入6种不同DP窄分子量分布的CTS,HSA的相对荧光强度均发生了变化,表明均与HSA存在相互作用。进一步发现随着低聚窄分子量CTS的DP减小,与HSA相互结合作用有规律的逐步加强;然而,当DP减小到8以下时其结合作用又开始减弱,至氨基葡萄糖(CTS降解的最终产物单糖)时,相互作用几乎消失。这一结果表明链状壳聚糖分子随尺度不同与蛋白生物大分子作用之间存在非线性效应,且当CTS的DP为8左右时与HSA的结合能力最强,DP的增大或减小都会导致相互作用减弱;ii)同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尺度窄分子量分布CTS与CT-DNA未发现明显的相互作用。 ④创见与创新 首次证实低聚壳聚糖对DNA没有直接的结合作用,并且验证了低聚壳聚糖聚合度从大到小与HSA的作用并不是线性变化,除此以外发展了三足齿类金属配合物合成与性质的研究。 ⑤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 本课题项目是对多糖分子的基础理论、降解方法和高效利用这些国际热点研究的深入。多糖降解产物寡糖及衍生物具有多种生物、生理功效,广泛用于医药及保健品,同时在功能食品、医疗、医药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用途。生命体中的部分多糖在体内信号识别与传递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理论探索意义重大。由于资助额度较少和执行时间所限,未能进一步拓宽研究内容,如:除壳聚糖外,未做其他低聚糖与大分子之间的作用;另使用的生物大分子也仅涉及HAS/CT-DNA。尽管圆满完成了任务书的内容,但使得到的结论存在局限性,这也是本研究最大的不足之处。 ⑥历年获奖情况 获得2009海南省教育厅优秀系列论文奖。

发表留言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