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U谭萼辉副研究员及其合作者在《Water Research》上定量化阐述了亚热带河口沉积物氮移除过程的环境与气候效应工业革命以来,人为活动引起的活性氮添加已经成为仅次于生物多样性危机的第二严重的全球生态环境问题,而近岸水域生态系统受到的干扰尤为严重。微生物介导的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是自然生态系统中两个主要活性氮的移除通路,是地球系统的自净过程。有趣的是...
2022-09-20 浏览:498次
MRU海洋动力资源方向田新龙教授“海洋清洁能源”创新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研究论文近日,海南大学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动力资源方向,田新龙教授“海洋清洁能源”创新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为《活字印刷术合成高熵单原子催化剂》的研究论文。海南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2020级博士生饶鹏为论文第一作者,南海...
2022-09-06 浏览:767次
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万逸研究员和药学院宗成利教授及其合作者在《Chemical Reviews》(IF=60.6)上阐述了基于微生物防御系统的生物传感器2022年3月2日,海南大学以第一单位在国际权威综述期刊《Chemical Reviews》上发表了题为“New Insights for Biosensing: Lessons from Microbial Defense Systems”的长篇综述评论文章。其中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万逸研究员和药学院宗成利教授共...
2022-03-04 浏览:988次
沈义俊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 重大技术专项顺利通过科技部组织专家进行的项目验收近日,由海南大学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组部海外引进国家特聘海洋工程专家沈义俊教授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的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 重大技术专项 “超深水多用途柔性管的研制与示范”(项目总经费:2000万元)顺...
2022-03-03 浏览:1224次
海南大学在热带海藻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取得进展我校海洋环境微生物团队通过构建、定向选育热带藻类种质资源,获得一系列对特定环境条件具有高度适应性和工业化潜力的株系。实验室评价表明,其中的小球藻MEM25具备广泛的温度、盐度和光强适应力和高效的海藻蛋白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生产性能。
2021-03-12 浏览:1143次
清明节 | 春回大地,祭祖踏青节日简介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祭祖节等,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清明一般在公历4月4日至6日之间变动,并不固定在某一天,但以4月5日最常见。清明节处于仲春与暮春之交,气温渐高,春回大地,是郊外踏青游行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清明节既是节气也是节...
2024-04-04 浏览:0次
黄玮副研究员团队在《Angewandte Chemie》上发表最新成果:聚合物基纳米粒子的功能基团定制化设计策略杂臂星形聚合物(Miktoarm star polymers, MSPs)又称μ-star聚合物,是一类两种及其以上的聚合物臂组成的星形拓扑结构的大分子聚合物。此类聚合物是高分子物理性质研究的理想模型之一,它具有明确的空间结构、较高的支化密度和超低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强度,...
2023-09-20 浏览:2次
海洋科普 | 海洋微塑料从顶着科技光环到沦为环保灾难,塑料成为“人类史上最糟糕的发明”仅用了 100 多年。从陆地到海洋,时间不仅没有“见证”塑料废弃物的消失,反而“拉近”了其与人类的距离。海洋微塑料指粒径小于 5mm 的塑料碎片和颗粒,被形象地称为“海洋中的 PM2.5”[1]...
2023-07-04 浏览:1720次
海洋科普 | 海洋锰结核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和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人类对资源的探索已逐渐由陆地转向海洋。1872 年,英国一艘名为“挑战者”号的海洋调查船在加那利群岛作业时,首次在海洋中发现矿块。该矿块呈黑色或棕褐色,形似马铃薯,裹着厚厚的金属颗粒。因颗粒的主要成...
2023-07-01 浏览:1315次
基于二维共价有机骨架核壳结构的高性能太阳能蒸发器淡水短缺仍然是许多地区和国家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考虑到地球上丰富的海水资源,海水淡化是一种有效合理的淡水供应方式。特别是在能源危机和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太阳能驱动蒸汽发电(SSG)以其实施方便、能耗低、过程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
2023-06-29 浏览:208次